致謝的語言   丁華杰       二十歲的時侯,我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,在此,經過十年的鍛煉,終于如愿以償的成了中共正式黨員,師醫院的軍醫。自始以后,戰友們除了叫我軍醫以外,還有人叫我丁克思,才子,書法家,戲劇家,隨著級別的調整,我又多了一個“處座"的關名。二十八年軍旅生涯結束后,我做了地方二等甲級醫院急診科的負責人,不久,病人叫我好醫生,領導將局先進醫務工作者,縣優秀黨員的證書送到我的手中,上海市政府,送給我優秀軍轉干部的尊稱。退休至今二十余年,只是最近幾年,又有不少同志叫我詩圣,作家。       面對著這一些榮譽性的夸獎,信任性的贊揚,我要做的事情,應該盡快的給予饋贈者,恰如其分的感謝,這才是當務之急。怎樣才能做到合情合理呢?思來想去,只有一種方式可資應用:微微一笑后,以真誠的態度,說幾句致謝的話,此法簡單實用,可是講些什么話才算合適呢,我從思維里精選了幾個詞匯,編成了句子,恭恭敬敬的對領導,同志們說:過譽了,謝謝你們的夸獎,我會繼續努力的,或者說:謝謝你們的信任,我會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。此話一出,聽者笑后說:別客氣,就此,我該做的致謝之事,就園滿的完成了。       這致謝的語言用久了,便有個別的戰友問我,你致謝的風格不但獨特,且具有鮮明的個性,三言兩語,而不及其他,究在何因?我不加思索的答道:這三言兩語,簡單明瞭,情真意切呀!過譽了,明白無誤的告訴聽者,你的夸獎過度了,本人受之有愧,心靈已經陷入拒之失禮,收之不便的尷尬境地,由此而表現出來的面紅與耳赤,倒也并非是虛與委蛇之態,而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,請不要介意。       口頭上的贈品,雖無物可見,但也確是精神層面上的一種常用補品,收禮致謝,這是禮儀之邦,傳統美德中,禮尚往來中的規矩,這君子之為,不可不為。有道是來而不還非禮也,如果收禮無言,若無其事,吝嗇到連兩個謝字都舍不得吐出口來,以示謝意,此小人之心,不可有之。正因于此,謝謝你們的鼓勵這句話,于此時此地由衷的吐露出來,這應該是情真理順的致謝之舉。       社會現實清清楚楚的告訴人們,一個人即使已經是社會名流,行業專家,倘若還想與時俱進,再創輝煌,也必須繼續努力,頑強拚博,才會永遠向前,否則就會不進則退,最終被滾滾向前的時代潮流所淘汰。吾輩一凡夫俗子,要想在人生的征途上走得更遠更順,并由此爭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,也就更應該繼續努力,拚博前行,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愿望。故爾,在領導與同志們的鼓勵面前,表示自己的決心,這樣的行動,不僅可以為自己今后的努力,立下奮斗的規矩,也給鼓勵者沒有看錯人的心靈,送去了慰藉,正因于此,我會繼續努力這句話的脫口而出,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問者得到這樣的回答,滿意的笑了。在這笑后,他能否記住這些道理,我難以判定,至于我,直到現在,對於這些道理的理解,還了然于心。       退休以后,我既沒有垂簾聽政的愛好,又沒有搖控指揮的興趣,離開了交際的舞臺,就聽不到夸獎贊譽之聲,于是迎來送往的禮節性語言,也就沒有了發聲的需要,有時侯,遵命應邀,參加理論探討,學術研究,根據會風判斷,只講實事求是之話,不發歌功頌德之聲,即使苦心婆心,慷慨陳詞,也難有聆聽之人,鑒于此,靜坐無言,洗耳恭聽,倒也不失為修身養性的最佳選擇。會散回家,夫唱婦隨,相依為命,互相鼓勵,我叫她花永香,她叫我葉長青,聽后點頭會意,微微一笑,那致謝性的語言,就全免了。當夫人翩翩起舞于廣場之上,饒有興致的坐于牌房之內,而我,就像一只獨來獨往的孤雁,踱步于陋室之中,哼一些傳統小曲,唱幾首現代紅歌,靜坐于書案之邊,提毫蘸墨,筆走龍蛇,將胸臆抒發于雪白的紙上,或賦詩填詞,撰賦寫文,將情懷揉進筆下的字里行間。行走在大居內的步道之上,仰望藍天白云,俯視清河碧水,傾聽樹間的鳥語,鑒賞繁英的芬芳,早晨品味清茶的甘苦與沉浮,傍晚靜觀夕陽的余輝與沒落。衣足飯飽后,打開電視屏幕,飽覽華夏盛世,遠眺世界風光。疲憊之時,臥床得夢,騰云駕霧,飛越天上地下,穿棱仙界人間,沫日月之光,享神圣之福,一個耄耋之年的人,將自己余生的全部精力,傾注于日行一萬步,夜睡八小時,余下的時間尋自由,有幾人能到老人的身影,又有幾人能聽到老人的心聲。其實現在,即使有人送給我養生專家,彭祖再世的尊稱,三言兩語致謝過后,我就能像彭祖一樣,好活八百年,我看不可能,倘若聽了這樣的夸獎,信以為真沾沾自喜,激動得血壓飆升,心臟亂跳,由此招致腦溢血,心肌梗死,不治身亡一死百了,這個結局倒也不錯,萬一半死半活,那就苦不勘言,命運悲慘了。對于別人夸獎的利和弊,我心里十分的清楚,故爾,在日常生活中,我總是操持著兩耳不聞天下亊,一心攻讀圣賢書的態度,在靜觀世界中,看透紅塵之后,才安度人生。這種生活方式,雖然多了些孤寂,但也多了些安寧。       不久前的一天,早餐過后,手機響了打開一看,四十多年沒有見面的老戰友,在視頻中會見了。心直口快的他,搶先發話了:"丁克思,華杰先生,你老好!最近一段時間,你在手機中所發表的詩文,我一篇不漏的拜讀了,在我看來,你的文章,詞鋒犀利分析透沏,說理充分結論明確,真可謂是才華橫溢,寶刀未老啊……他仃止了說話,朝別處看去,四五秒過后,他笑著對我說:丁克思,有人找我,對不起,我要走了,你的回話,三言兩語不會變,我記得的,再見!他關機了。       天涯海角之友這真誠的叫聲,就將我帶到院黨委召開的理論研討會上,為了完成主持人叫我說幾句的任務,于此,我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輝成果,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過程,作了完整而又詳細的陳述,發言中,我堅定站地站在人民的立場,運用辨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,以事實為依據,精辟地闡明了成功的道理,深刻地道出了失敗的原因,從思維的邏輯中,推導出一個無可駁辨的結論,沒有毛澤東同志的指引,中國共產黨就會走向滅亡,沒有毛澤東戰友的指揮,人民軍隊就不可能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,沒有毛主席的指揮,就沒有新中國及其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輝煌。我的發言,得到主持人的肯定,也得到同志們的贊揚。會后,就是剛才視頻中的那個老兄,拍拍我的肩膀叫道:丁克思,華杰先生,你真行!我微微一笑致謝說:過譽了,謝謝你的夸獎,我會繼續努力的。然而不多話的我,在此卻多講了二句,老朋友,我只是馬克思主義的信徒,他回道,正因為考慮到這一點,我才叫你丁克思,否則我就叫你馬克思了。兩個人哈哈大笑過后,就各忙各的事了。       也許因為這件事的緣故,記憶中的那些綽號,諢名,尊稱,統統縈繞在耳邊,就說那個才子的綽號吧,為了迎接春節慰問團,領導叫我出一期黑板報,也許因為板報上的稿件中,多了些革命,主義,這些西方飄落到此的泊來品,而且還多了些之乎者也這一些文言文中的語助詞,慰問團里的專家學者,看到板報上的內容,還建議將這些詩文寄到解放日報社去,因此,戰友們就以為我是個學遍中外。知曉古今的才子了。       再說書法家這個諢名,那是因為我寫了鶴壽松齡四個大字,參加了師部為慶祝祖國華誕二十周年的書畫展覽,后來這作品,又在上海井備區,南京軍區范圍內巡展了兩個月,師部給我送來了優秀獎,由此,我成了戰友們眼中的書法家。       戲劇家的稱號,得來就更加不費功夫了。平時愛唱錫劇越劇的我,在春節軍民聯歡會上,卻用激越高亢的音色,聲情并茂的清唱了現代京劇沙家濱選段,毛澤東思想萬丈光芒,一片掌聲過后,就有戰友叫我戲劇家了。       在醫院救死扶傷的平臺上,我將一個個危重病人,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了,病人就叫我好醫生,領導就將局先進醫務工作者,縣優秀黨員的證書,送到我的手中,當我將一個個倒數第一的單位,常到第一的時候,上海市政府,將一枚金光閃閃的勛章掛在我的胸前,章上刻著優秀轉業干部六個金字。最近幾年,我寫的詩詞散文,在遼寧文學,通州日報,周浦文學,水韻周欣等報刊發表,同志們又叫我詩圣、作家。       其實,我只是一個勤奮好學,不知疲倦,廢寢忘食的學子,只是一個忠于職守,愛國憂民,慎獨自律,奮力前行的仆人,正因于此,在領導與同志們的夸獎贊譽面前,我唯一可以講的話,就是過譽了,謝謝你們的鼓勵,我會繼續努力的,或者說,謝謝你的信任,我會一如既往做好自巳,這三言兩語,也的確是我,唯一可以向領導和同志們所要講的肺腑之言了。 +10我喜歡

有備無慮”,若要穿越心靈冬季,不妨用一下心靈越冬備案   1.防備意識 “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”。萬一厄運突然來臨,在我們沒有充分準備之時,會讓人措手不及、不知所措。因此人應有“居安思危的意識,有防御厄運臨頭的心理準備。這不是杞人憂天,也不是無事生非。其實就是及時消除心中的消沉、焦慮、浮躁、貪欲等,每天都有一分健康的心性。“莫伸手,伸手必被捉”,被捉就意味著進入卮運狀態。莫享用無度,透支從來都是災禍。透支錢財那是債;透支健康那是病;透支獲取那是罪。   2.意志堅定 有志者事竟成”,具有頑強的意志是戰勝困難的法寶和魔杖,是生命的動力。“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,仲尼厄而作(春秋》,屆原放逐,乃賦‘離騷……”這些先賢無不是懷有堅強的意志和決心完成了對事業和人格的追求。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雙目失明、全身癱瘓的艱難情況下,寫出了長篇小說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。他們所具有的堅強不屈的意志、百折不回的毅力使他們穿越了那些寒冷的厄運之冬,在崎嶇的生命之旅中迎來了成功的喜悅。     3.信心十足 有一句話叫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?”這淺顯的道理便昭示著心中信念的火焰息息無滅的境界。  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,我從政府機關毅然下海,開始投奔家房地產公司,后來那家公司因債務糾紛破產。我又“無家可歸”,一個人來到京城,當時確實體驗到幾分“壯士窮途一飯難”的窘迫。我的學歷并不高,偌大的京城舉目無親,我一個人站在立交橋下,茫然四顧,之向何處?心無準的。我曾連續找過幾家公司,不是“名額已滿”,就是“不要男性”。奔波一天之后回到那個陰暗潮濕的地下“住所”,心里那種悵然和悲愴,常常讓我苦不堪言。但無論如何,我不想回東北老家。   在想來,這種執著就是基于一種信心,我相信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;我相信在酒下種子的沃土上一定會生出茵菌綠色;我更相信建立在理性與價值之上的選擇不會錯誤。   一項有關環保事業的搶救與提示性的工作,使我結束了那段無助的奔波。   從此我的生命之船開始了“零度”以上的航行。   4.尋求支持   冬季就意味著寒冷,心靈的冬季不僅寒冷,還有孤獨。一個人的力量在強大的寒流面前會弱不禁風,如果這時找到種心靈的支持,就會得到溫暖和慰藉。   我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,有一年秋末冬初,乘坐長白山深處的林區小火車到二道白河林場去,晚上十點多鐘,小火車里只有十幾個人,山區風又大,天又冷,記得好像還下著涼涼的秋雨。這十幾個人當然都是陌生的旅客,有男有女,絕大多數都是像我一樣從山外來山里做生意的人。   夜越深,大家越感到身上的衣服單薄,就恨身邊沒帶更多的衣服。小火車咣當咣當,在森林深處向遠方緩慢地行駛,據說需要明天早展4點多鐘才能到二道白河。   在寒冷中大家都感到孤獨寂寞,有人就不住地在車廂里來來回回地走動。那種不安顯得那樣的孤寂。   要到十一點的時候,不知是誰說了那么一句:“大家可以湊得近一點   沒有人對這建議持反對態度。   我:臨座坐著一個三十幾歲的女人,家是黑龍江省北安市的,她妹妹在二道白河林場,她來這里看她妹妹。因為是女人,我便不好意思跟她靠得大緊。這女人似乎也看出了我的心意,便很大方地對我說:“沒關系的,都出門在外,這就是我們人類的生存本能,我們不能眼巴巴地把自己凍壞了。”   我這才獲得了尋找支持的力量,我就緊緊地靠著她,用不多久,我們彼此都感受到了身體的溫度。   就這樣,我們再不感到寒冷,再不感到孤寂,甚至在心底還有幾分不好說出口的“自私”,反倒不希望這火車開得大快,終點來得大早。   這一切,都來源于心理獲得的一種支持。   5.全心投入   東北的冬天冷吧?但是即便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臘月,你來到東北農村,你看到眼前那些揮動著大鎬,刨土造田的農民,已將身上厚厚的棉衣脫摔,只剩下一件貼身的內衣,而且內衣此時正冒著蒸蒸熱氣。這時你去問那農民:冷嗎?   他會笑你是奶油小生   全身心投入一項事業,心靈的寒冷不驅而散。寒冷,是外界的造化,但更是感覺的作用,心靈的寒冷尤為如此。孤芳自賞,無病呻吟,常常是因為百無聊賴,而心生雜念。花木蘭從軍十二年,那么多男人愣沒發現她是個女兒身。其實,按常理,你無論外表怎樣裝飾,十多年的朝夕相處,女人總會有“走光”的時候,那些男性大兵之所以沒有發現她的真性別,原因就是大家實在太忙了。   “旦辭黃河去,暮至黑山頭”",軍旅生涯,步履匆匆,霜衣月路,朔氣雄邊,兒女情長、肉欲妄念,已杳然無跡,難駐心房。否則,花木蘭,跑你個賣切糕的了!   投入于火熱的生活,至少會有一種忘卻。   6.儲備熱量 心靈的熱量怎樣儲備?最好的辦法就是獲得抗拒心靈寒冷的精神法寶。它也許是關于知識的探尋,關于成功的思索,關于對人性、良知的認同……一個不在生命的路上停止了腳步的人,他的心里總會燃著一團火。他有時也許困惑,但他不能平息拼搏的信念;他有時也許勞累,但他不會沉沒而不再奮起。   零度生存理念就是要求對心靈的不斷調整,酷熱之時,以零度降溫;寒冷隆冬,則以零度增熱。讓心靈總處于一種恒溫的呵護之中。 +10我喜歡

又是情人節   ---   文/路遙歸夢   (一)      玲的辦公室在七樓,是臨時租的一套民居,沒有電梯。磊去的時候玲到樓下接他。上樓的時候玲用手托著磊的腰,游于有意與無意之間如同摻扶著一位老人,那是磊對玲第一次有感覺。時間是2002年10月的一個下午。    接下來磊給玲打過幾次電話,玲都如期赴約。他們在月光下逛濱河路,在路燈下逛商店,在影院看大片,在咖啡廳喝咖啡,猶如一對情人,也很小資情調。    那天逛商店,磊用100多元給玲買了一對一大一小的沙皮狗。沙皮狗的樣子憨態可掬,十分可愛。磊對玲說,我不在的時候你摟著它,讓它替我給你溫暖。玲很感動,把磊偎依得更緊了。    看《英雄》時,磊吻了玲。磊問玲電影如何,玲說她沒有用心看電影,只用心體會磊的感覺了,靠在磊寬寬的肩膀上的感覺真好。說話的時候就像這是她的初戀。    其實玲坦率地告訴過磊,她在大三的時候已經和現在的男友同居了。磊喜歡玲的率直,也對玲講過他的復雜背景。但是誰也沒有在意這些,在意的是彼此在一起的感覺。玲24歲,長得很大方,就是有點結實,讓人能感到一種健康的青春美,是讓人不得不相信她是個單純的女孩的那種。有一次她動情地問,我嫁給你你要嗎?磊苦笑著說,你知道我的困境。我們還是要過程,不要想結果吧。   ---    看完電影,已經11點了,磊打的送玲回住地。玲的家在外省的一個省城,現住在一個遠房親戚表姐家。表姐家住在遠離市區的一片新開發區,交通很不方便。到了目的地后,玲指著一處還亮著燈的樓房三層的一個窗戶說,上去嗎?磊說不方便吧。于是兩人吻別之后磊坐著來時的轎的回去了。磊住在城市的另一頭。    轉眼到了春節。磊掏出了一千元給玲。玲說太多了吧。磊說現在的錢也不值錢,少了也買不了什么,拿上吧。經過一番推讓玲心存感激地收下了。玲說你真好,你對我有什么要求嗎?磊說沒什么要求,只要你和我在一起感覺幸福就行了。    春節過后不久是情人節。玲來電話說情人節怎么過。其實磊當天收到了七位女友的電話,當然這些電話有的只是問候和祝福。磊想了想最后還是選擇了玲。中午在一起吃完飯陪玲逛街,現在的情人節遠不是送一束玫瑰送一盒巧克力那么簡單。磊陪玲選購的衣服都在五百元以上,有些價位在一兩千元之間。無奈玲的身材,她看上的時裝都套不進她結實的身軀。磊正好有了臺階笑著說,你看見了吧,可不是我舍不得錢給你買。也不一定非要今天買嘛,給你五百元,等以后你慢慢挑件兒合適的。玲這次沒有推讓只是說,我自己買不知道你喜歡不喜歡。磊說你穿什么都漂亮我都喜歡。    出了商店的門,玲以為磊那天一定和她一夜情,沒想到磊說他六點鐘還有個飯局,晚上讓她和她的男友一起過情人節。玲攥著磊給的錢眼淚在眼眶中轉著說,天下有你這么好的男人嗎?磊只是嘿嘿地憨笑著和她告別。   ---    飯局是磊的前妻設的,為的是給從老家過完年回海南的弟弟洗塵,買單的卻是妹夫。磊到飯店時已經6:14,大家都已落座。磊雖然已經和妻子分開了,但磊的妻子是個很要面子的人,一直和孩子及她的家人沒有說過此事。其實就連她的朋友也問過磊,磊也含糊其詞,不置是否。明眼人都心知肚明,只是大家都不愿意說破而已,小舅子小姨子還是姐夫長姐夫短地叫著。磊記得那天吃的是小肥牛。    席間有賣玫瑰的來做生意,磊給妻子買了一束;小姨夫也給小姨子買了一束。磊的妻子說我還有這個待遇呀。磊說你現在才是我的真正情人,我們的戀愛才剛剛開始呢。不知怎么話題又轉到車上了,磊又說他也想買輛車。磊的妻子問你買車做什么,磊說好天天到你那兒呀。磊的妻子說你也別買車,你也別來,煩死了。    出了飯店,小舅子問磊一塊兒過去嗎?磊看了看妻子沒有發話就說對不起,家有老娘沒人管。說著一個人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。    過了半個月,磊想這樣下去也許會妨礙玲的婚姻問題,便打電話給玲說他們之間的關系應該結束了。電話那邊傳來嗚咽的聲音。   ---    又過了幾天,玲來找磊說她母親住院要做手術需要借些錢。磊其實看出了玲在撒謊,一是現在家在城市的父母住院根本用不著子女來籌款,二嘛是不是說關系結束了,再弄不到錢了想最后撈一把。但磊又想玲還不至于為了點兒錢不要自己的名聲,最好的理由應該是要做什么買賣需要資金周轉。于是磊說我身上只有四千元,你拿上兩千元好嗎?玲堅持要寫借條。磊說沒有必要吧,等你有了錢想還怎么也就還了;如果你不想還,我和你只有手機聯系,就是你寫了借條我上那兒找你去?我還會為兩千元告你行騙嗎?嘿嘿。玲自然又是感恩戴德一番。    過后磊從來沒有提過錢的事情,倒是玲三天兩頭說明天還你,過兩天還你,下個星期還你。說了半個月玲也不再提錢的事兒了。接著是非典,各單位都不許隨便出入,大家都失去了聯系。就這樣一晃幾個月過去了。    玲是磊他們學校的畢業生,但玲上的是二級民辦學院不包分配。玲上學的時候磊并不認識她。玲畢業后曾在花店干過,后來又到磊認識玲的時候的一家書店打工。時間不長,由于經營觀念和待遇上的問題,玲又離開了那家書店自己開了一家代銷店。玲曾約過磊幾次過去看看,但由于非典,不但磊沒能光顧過,自然她那個小店也生不逢時一命嗚呼了。磊看過玲的插花藝術,還調侃地說過我投資給你開個花店算了,也免得你到處去打工。玲則裝作信以為真的樣子說,真的嗎?    等到非典過去,磊再見到玲的時候已經七八月份了。那天玲穿著一身白絲連衣裙,面無血色,倒是和那條白絲連衣裙很協調。磊請玲吃了頓飯,問了些近況。玲說她剛把一個懷了三個多月的孩子做掉。磊開玩笑地說,孩子不是我的吧?玲說當然不是你的,我們都快半年沒見面了。那你要么結婚要么早點兒做掉呀,磊接著話茬兒說。這不都是非典鬧的嘛,再說我一事無成也不想結婚。雖然他們聊天還像老朋友,但已經沒有了往日的激情。    這時玲的鋪面已經變成了個攤位,還是代銷一種品牌的兒童用品。磊去看過一次,看著無人光顧玲寂寞地守在那里,磊也很為玲著急。磊說吃頓飯吧,玲走了一半心不在焉地說晚上還要談進貨的事兒,她還要為生存奔波沒有閑情逸致去吃喝玩樂,還說你每月拿幾千元哪知道我們的苦處。磊自討沒趣讓人家奚落了一頓,也怏怏不樂地走了。   (待續)   +10我喜歡

(歷史微縮小說) 文/阿南(千島湖)   方臘,是我白太公的白太公的白太公的白太……,出生于北宋睦州萬年鄉之碣村(今淳安威坪),他天資聰穎,上過幾年私塾,因失怙而輟學,然他邊打工邊自習,鉆研四書五經,通曉天文地理,智勇雙全。為了謀生,給當地一富裕人家當傭工一一主要是在漆樹上鑿溝取漆。       宋徽宗對花石奇木情有獨鐘,在江南設“蘇杭應奉局”,派朱勔等爪牙污吏到各地搜刮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,調大船運往汴京。每十船連成一綱,時稱“花石綱”,弄得民不聊生。方臘身為傭工,痛感這種巧取豪奪所帶來的剝削壓迫之苦,因而對宋王朝的殘酷統治產生仇恨,遂起叛逆之心。       其時浙西歙東山區流傳一種主張平等互助之宗教,名曰“食菜事魔教”,該教由摩尼教演化而來,是唐代從波斯(今伊朗)傳入我國,曾被當局勒令禁止。但在民間悄然流行,信徒多為貧苦農民。他們棄葷止酒,不事鬼神。教首稱之為魔頭。威坪乃貧困山區,入教人數眾多。方臘能說善道,組織力超強,被信徒們推崇為魔頭。他便以此為契機,以宗教為紐帶,動員、組織農民,準備舉義,號召大家仿梁山百零八將,形成南北兩股勢力,對反動的北宋皇朝實行夾擊之勢。   宣和二年(1120)十月,方臘所領導的秘密活動被雇主發覺,派人向縣衙告發。十月初九,方臘獲悉泄密,他手執尖刀殺死雇主而舉起造反旗幟,集合千余義士,在洞源村的漆園召開誓師大會。他和英姿颯爽的胞妹方百花在點將臺先后慷慨陳詞,憤怒揭發宋王朝的罪行,號令大眾仗劍而起,替天行道,響應者日眾。 方臘的隊伍,浩浩蕩蕩,所向披靡,打下了六州五十二縣市,威震東南半壁江山,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王朝的血腥統治,使北宋從此一蹶不振。若非宋江背棄初心、被當局招安,圣公方臘完全可能取而代之,登上皇位。最終雖然頭顱落地,起義失敗了,然他作為農民運動的杰出領袖,青史留跡,永遠被后人懷念。大文豪郭沬若先生親筆題寫了“方臘洞”幾個大字,原國防部長張愛蘋將軍在方臘洞上面的演兵場書寫了“點將臺”等字。來此參觀的人們絡繹不絕、趨之若騖。 在威坪有三個方臘洞,人說“狡兔三窟”,雖然欠妥但也不無道理。舉義領袖豈可長踞一處?面對敵人,不能不常常轉移。作為方氏后裔,我先后瞻仰了三個方臘洞,每次都令我熱淚盈眶,為有如此偉大的祖先而自豪。         據說除三個方臘洞外,另有一個方臘藏寶洞,至今還未探明藏于何處。試想一個打下東南半壁江山的農民領袖,肯定獲取了許多珍寶,藏于一個不為人知的場所是合情合理的,這些珍寶是繼續革命的本錢。可惜被同為農民起義而被名利收買的梁山叛軍殺害了,方公來不及向世人透露藏寶之所在。       是夜,我夢游妙石山上的方臘洞,此洞深不可測,曲里拐彎。為防游人迷路,在洞口置一齊腰高的巖石,禁止游客入內。站在洞口,寒風襲人。而我的夢魂卻輕易地跨入洞府深處。方臘公派了兩員佐將引我走到一個洞中之洞,洞門緊閉,我遵旨念叨:“芝麻門開開,讓宗親進來!”連續念了三遍,兩扇巨大的石門,像裝了機關似的,向我敞開,忽見刺眼的光茫使我緊閉雙眸,三五分鐘后,我的瞳孔收縮了才睜開雙眼,只見滿室珠光寶氣,令人眩目,定睛細看,哇噻!滿屋都是金銀財富和長矛短劍,奇珍異寶與各種兵器應有盡有。我只取了一枚銅板作為紀念,其他的原封不動。兩位佐將傳達方臘圣公的指示:“方氏宗親,你無貪婪之心,特委托你報告當地政府,將此洞中寶物捐獻給國家,有助于富民強國,圣公始可瞑目矣。” 兩佐將引我游覽了整個方臘洞,該洞深約2800米,洞的南面是睦州之威坪,北口可眺望徽州之歙縣,真乃曲徑通幽也! 一聲雞鳴,驚醒了我的黃粱夢…… 詩曰: 方臘洞中英氣雄,至今仍刮掃塵風。 農民起義勢驚宋,青史猶留夕照紅。   +10我喜歡


呂旺依的優質產品推薦11494吳思妤的開箱推薦文廖偉芬的部落格趙勝傑的開箱推薦文天地57866
項成坤的推薦評比清單 許淑慧的優質推薦評比64772 老人和小鳥(寓言故事) (2)涂佳倫的評價心得 馬英興的優質好物推薦 散文+西北之雨雪復奏+羅健 (2) (3)張萱惠的推薦評比清單 呂雅馨的特別推薦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,到哪都是流浪 (2) (3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68vrd5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